新闻动态

全国人大代表高华瑞建议:“家政+社区养老”,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来源:南报网 2025-03-10 关键词: 家政+社区养老



通讯员 宁人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更好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家政服务与社区养老在人员、场景、设施上高度契合。”在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看来,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可盘活存量资源、整合碎片化资源、降低服务成本,打造“家门口”的普惠型照护体系,为完善普惠型民生服务体系提供创新路径。今年全国两会上,高华瑞就调研中发现的“一老一小”照护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

高华瑞注意到,目前,“家政进社区”面临多重现实困境。比如,家政服务由商务部门主导,社区养老归属民政部门,养老与育幼服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策协同不足,资源重复投入与效率损耗问题明显。“不仅管理体制分散,社区支撑也不足。老旧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率不足40%,新建社区‘一老一小’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缺失,部分社区养老驿站、儿童之家空置率高,家政企业进社区面临场地限制,仅12%的社区能提供免费或低价场地。”此外,她还提到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能力弱、家政企业因利润率低难以承担员工制转型成本等市场机制缺位问题以及融合型服务缺乏统一质量评价标准导致的监管体系滞后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深度融合?高华瑞认为:“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场景重构、技术赋能,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在这份充满民生温度的建议中,高华瑞将“强化顶层设计”放在首位。她建议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由发改委牵头成立“一老一小”服务融合专项工作组,整合商务、民政、卫健等部门政策,出台社区融合服务管理政策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制定复合型社区照护师职业技能标准,将老年护理、婴幼儿保育、急救技能等纳入统一培训认证,推动“一证多能”。

同时,高华瑞强调要激活载体功能。她建议建设“家政+养老+托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养老驿站、家政服务站、普惠托育点功能,提供“一站式”照护服务,并优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明确新建社区配建标准,老旧社区通过闲置物业改造予以补足。“夯实基础设施是一方面,赋能社区监督是另一方面。”她还建议,建立由居委会、业主代表、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社区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服务价格、安全、投诉等实施动态监督,并将结果与企业信用评级挂钩。

在培育市场化服务主体方面,高华瑞建议推动家政企业转型升级,对承接社区养老服务的员工制家政企业给予税费优惠,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社区养老站点,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连锁品牌;创新运营模式,推广“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居民评价”的PPP模式,建立服务绩效与财政补贴浮动挂钩机制。

“当然,还要通过建设‘一老一小’服务信息平台等方式强化数字赋能,通过设立社区融合服务产业基金、发行‘银发经济’REITs产品等举措加大金融支持,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高华瑞希望以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为支点,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幼儿健康成长。




返回上一步

家政中国 家政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