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2025-07-01 关键词: 家政+健康
近日,番禺区市桥街西园公园内,“蓝色守护・健康进家门”健康义诊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中医痛症理疗台前围满咨询的老人,口腔检查台旁家长带着孩子有序排队,家政服务咨询处的工作人员正耐心地讲解长护险申请流程——这场由市桥街南粤(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联合专业机构举办的活动,正是该街道“家政+健康”服务模式的缩影。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市桥街羊城家政服务站累计提供上门公益服务689人次,开展技能培训27场惠及595人次,成功推荐60余人就业,用“家门口的暖心服务”织密社区民生保障网。
破题传统家政边界,“家政+健康”激活服务新生态
“以前觉得家政就是打扫卫生,没想到还能做中医理疗!”体验完免费推拿的陈阿姨拿着服务站发放的健康手册说道。市桥街羊城家政服务站打破“单一劳务型”服务定式,将中医诊所、口腔医院等专业资源引入社区,在提供家电清洗、居家清洁等基础服务的同时,新增医疗康养咨询、心理咨询、康复护理等特色项目。
这种跨界融合的服务模式,依托“培训—服务—就业”全链条体系实现可持续运转。半年来,服务站开展医疗知识、康复护理等技能培训,推动60余名家政员掌握基础健康服务技能,其中40人通过考核成为“健康照护专员”,为独居老人提供血压监测、用药提醒等“家政+健康”复合型服务。活动现场调研显示,超过90%参与者认可该模式“解决了居家照护最后一公里难题”。
深耕15分钟服务圈,精准对接居民多元需求
“张叔,今天上门给您做艾灸理疗,顺便把厨房油烟机清洗了。”服务站工作人员李姐的工作日程本上,记满了类似的“组合服务订单”。
市桥街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站点+网格+家庭”三级服务网络:在万丰社区、丹桂社区、黄编村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立3个服务站点,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服务跟进”闭环机制,为高龄老人、孕产妇等群体定制“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套餐。2025年上半年,服务站累计开展5场大型社区活动,内容涵盖健康义诊、家政技能演示、长护险政策解读等。累计提供上门公益服务689人次。
构建“造血式”赋能体系,以技能培训促就业增收
“参加完育婴师培训后,现在接单时薪提高了20元。”刚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家政员王女士分享道。市桥街羊城家政服务站将技能培训作为抓手,联合广东省海之珠职业培训学院开设“家政技能提升班”,课程涵盖养老护理、婴幼儿急救、智能家居操作等20余项实用技能,半年内培训595人次,其中60%学员通过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认证。
“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有温度的服务,是我们的初心。”市桥街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拓展“家政+适老化改造”“家政+智慧社区”等场景,计划年内新增5个社区服务点,培训60名复合型家政人才,持续擦亮“羊城家政”民生服务品牌。
【记者 黄骆】
【编辑 陈钰】
信息来源 市桥街道办